续厨师与母亲的厨艺问题的一些想法

之前看到一个小问题:

  • 为什么初学两年的厨师比20年经验的母亲做的饭好吃的多?

把问题迁移到编程上来说也一样,相关的问题可以参考:

  • 一年工作经验十年用

今天看了一本讲解学习技巧的 cook book,里面也提到了这个问题:

  • 驾龄5年的司机和20年驾龄的司机谁的车技更好?
  • 3、4年工作经验的医生和30年从医经历的老医师谁的医术更高?

其实大部分都是前者有优势,因为后者常常是重复做了几十年同样的事,而并无太大的长进。写代码也一样,一年的时间学会基础语法、业务编写,然后从业十年编程一直处于业务需求的修改,可能技术和业界大牛比起来有天壤之别。这其中的道理又是为什么呢?

我自己总结的大概有这么几个部分:

技术深度

所谓的技术深度,就是前面提到的语法、业务,不同的业务涉及到的技术含量是不一样的, 如果是简单的社交软件,可能对 API 和数据的处理多一些,让用户的体验用起来更棒,基本就达到了这个产品的需求,而如果从事的是卫星遥感,舰船识别,那么就要对自身的算法能力加强,不仅是专业软件的熟练掌握,对相关的算法做到得心应手那么同样三年工作经验,后者的工资可能是前者的好几倍(行业领先的水平),所以这也说明了选工作和业务的重要性。比如获得了几家公司的 Offer,业务的侧重点不同,对个人的发展影响也极大,去微信开发组的肯定比去易信的要幸运得多(当然还有别的很多关键因素)。

舒适区

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,在瓶颈的时候其实也算是处于舒适区,当没有突破的时候,这种状态会一直伴随着自己长存,时间再长,可能会忘记自己追求的是什么,我是谁?我在哪?我要做什么?参见铁蕾哥的博客《技术的成长曲线》。但我个人体会是,瓶颈区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舒适区,一种是紧迫区,紧迫区不同于舒适区的是,在这段时间会特别难熬,尤其自己某项技术掌握的不到位,或者不熟练,但是工作上、业务上却急需使用,自己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,无力感随身而出,睡也睡不好,吃也吃不香,工作效率还很低下,这种状态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自信心,怀疑自己的能力。然而往往紧迫区过后就是一段快速上升的时期,某一天头疼不已的 BUG、技术难点突然解决,或是自己领悟都真谛了,喜悦感,成就感油然而生。

临界值

人的天性都是懒惰的(说的是我自己么?)每当某件事做到一定程度时(也可以说达成最低目标),人就开始懈怠了,成就非凡的人一般来说都会把活干的很漂亮,技术能力也一样,或许我们不停的突破自己的极限,但就像打字一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“基本极限”,我初三学习的盲打,从刚开始练习的每分钟30多字到后来每分钟的最快180字,渐渐落回150以下,从此再无心关注这个问题,至此我的极限就是100多字每分钟。而专注练习的打字员基本每分钟几百字不是问题(可能方法也不同,还有使用的是专用打字机)。相信大家最快也都最多200吧?编程似乎也一样,一旦陷入了这个临界值,我们就需要考虑下一步如何突破成为真正的打字高手了

突破

既然达到了舒适区、紧迫区、极限,那就要考虑突破,而往往这个问题是最为关键又无解的,因为每个人的状态不同,单一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每个人,想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,可能会消耗很多精力、时间,还有可能走了一圈弯路。就个人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,我也只是在不停的尝试,不敢妄言。